昨晚的广州奥体中心像被揉进了一把粤式糖霜——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刚拉开帷幕,舞台左侧突然蹦出几只“圆滚滚”的狮头鹅,瞬间把观众席的欢呼抬到了顶点。

全运会开幕式有“广东特产”狮头鹅

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,我来广州采访前还特意查了“广东特产TOP10”,狮头鹅排在第二位(第一位是凉茶)。但没想到今晚它不是出现在早茶店的蒸笼里,而是穿着鹅的玩偶服,顶着标志性的“狮头”脑袋,跟着《步步高》的鼓点晃悠。演员们弯着腰模仿鹅步,连脖子上的“鹅喉结”都跟着颤动,路过的新疆代表团运动员忍不住放慢脚步,举着手机对着它们拍;河南队的小姑娘干脆凑过去,摸了摸玩偶服上的绒毛,笑着喊:“这鹅比我家的柯基还软!”

全运会开幕式有“广东特产”狮头鹅

坐在我旁边的张阿姨是广州本地人,手里攥着荧光棒拍大腿:“我孙女上周还闹着要吃狮头鹅烧腊,今晚倒先见着‘活的’了!”旁边的95后实习生小吴举着相机追着拍:“这素材发朋友圈肯定爆,比那些‘高大上’的表演有温度多了。”连我这个“外乡人”都忍不住掏出手机——镜头里,狮头鹅玩偶正蹭着引导牌上的“广式骑楼”造型,活像老广清晨去菜市场“遛鹅”的场景。

全运会开幕式有“广东特产”狮头鹅

其实今晚的“广东味”远不止这几只鹅:开场的醒狮表演用了LED灯做狮眼,一眨一眨像在跟观众打招呼;粤剧片段里的花旦踩着高跷出场,水袖上绣着木棉花;连运动员入场的背景乐都混了《赛龙夺锦》的旋律——整场开幕式像把广东的“烟火气”熬成了一碗艇仔粥,每一口都能尝到虾干、鱼片、炸花生的香,层次分明又暖到胃里。

全运会开幕式有“广东特产”狮头鹅

散场时风里飘着木棉花的香气,我看见几个小朋友举着刚买到的狮头鹅玩偶跑过。其中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拽着妈衣角:“下次全运会还来广州好不好?我还要看鹅!”妈妈笑着点头:“好,等你长大,说不定能穿着玩偶服去演呢。”

全运会开幕式有“广东特产”狮头鹅

全运会是全国的体育盛宴,但广东用一只狮头鹅讲了个“小而暖”的故事:最动人的“国家仪式”,从来都藏在普通人的生活里——就像早茶店的一笼烧卖,巷口的一碗云吞面,还有今晚蹦跶的狮头鹅,它们不是“符号”,是“日子”,是每个广东人刻在骨子里的“家味”,也是所有中国人共有的“归属感”。

全运会开幕式有“广东特产”狮头鹅

风里的香气更浓了,我摸着口袋里刚买的狮头鹅钥匙扣,忽然觉得:今晚的开幕式,比任何演讲稿都更懂“中国”——它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,是楼下菜市场的烟火,是舞台上的“萌鹅”,是你我脸上的笑。

全运会开幕式有“广东特产”狮头鹅

这,就是最鲜活的“全运记忆”。

全运会开幕式有“广东特产”狮头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