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11月7日,正在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,针对上月19日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发生的重大盗窃案,给出了明确回应——不仅重申对“找回珠宝、抓获盗贼”的绝对信心,更直接将矛头指向博物馆的安保漏洞,宣布要“彻底重塑卢浮宫的安保体系”。
“这些被盗的珠宝不会消失,盗贼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。”马克龙在记者会上的语气斩钉截铁。作为法国文化符号的核心代表,卢浮宫的失窃不仅让法国民众感到“被刺痛”,也引发了全球对文化遗产安全的担忧,而马克龙的这句话,算是给公众吃了一颗“定心丸”。
但更受关注的,是他关于“安保重塑”的表态。马克龙强调,这不是“临时补救”,而是早已纳入“卢浮宫重塑与复兴计划”的长期动作——几个月前法国政府就已启动这项计划,只是盗窃案的发生,让“安保升级”从“规划”变成了“紧急任务”。“这起事件是一次震动,但也是让卢浮宫变得更强大的契机。”他说。
有意思的是,就在马克龙表态的前一天,法国审计法院刚刚“补了一刀”:他们发布的报告直接批评卢浮宫近年来“过于偏重宣传推广和游客流量,却轻视了最基本的安全防护”。这似乎也印证了外界的猜测——卢浮宫的安保漏洞,早不是“突发问题”,而是“积弊已久”。
目前案件的进展也有了新消息:已有4名涉案人员被正式起诉,但仍有至少1名嫌疑人在逃。而马克龙此前已要求政府“加快卢浮宫的安保部署”,这次的“彻底重塑”,或许会成为改变现状的关键一步。
对于很多关注文化遗产的人来说,卢浮宫的盗窃案远不止是一起“失窃事件”——它更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全球博物馆在“流量与安全”之间的失衡。有人质疑卢浮宫之前的“重宣传轻安全”,有人期待新安保体系能“亡羊补牢”,但马克龙的表态至少传递了一个信号:保护文明的火种,从来都不能有“侥幸心理”。
毕竟,卢浮宫里的每一件文物,都不是“展品”那么简单——它们是人类文明的记忆,容不得半点闪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