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‘她当年卖的贵妇膏说能美白,我用了脸肿得像包子,要发票还推三阻四’,樊女士翻着手机里存了3年的截图,语气里仍带着点憋闷。作为‘小影夫妇’曾经的忠实粉丝,她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会从‘蹲直播抢货’的人,变成‘追着要说法’的举报人。
2025年10月的这份税务查处结果,终于给了她一个答案——佛山市税务局稽查局认定,小影夫妇(丁某某、邹某某)涉及的13个纳税人主体,因偷逃税合计追缴税费17824796.59元、罚款5973287.46元,总金额超2300万。这个消息传到23个实名举报人手里时,有人红了眼:‘不是为钱,就是想让大家知道,网红带货不能“躲”着税。’
时间回到2022年,疫情期间宅家的樊女士刷到小影夫妇的直播。‘他们说护肤品是自己研发的,贵妇膏保质期36年,我信了,买了面膜、牛仔裤、藕粉,前前后后花了几千块。’可没等她开心‘捡到宝’,用了两次护肤品就满脸起红疹,找商家要发票却被‘今天财务不在’‘明天给你补’拖了半个月,最后拿到的还是一张‘免税发票’。‘一般护肤品保质期就3年,36年的膏能靠谱?连发票都不敢开,肯定有鬼。’
抱着这样的怀疑,樊女士和其他几个有同样遭遇的粉丝凑到一起,2022年9月向佛山市税务局举报了小影夫妇。让他们没想到的是,举报后的小影夫妇反而‘动作更快’——‘以前的店铺注销了,用家人朋友的名字又开了好几个账号,换着马甲卖货’。这反而让大家更坚定:‘越是躲,越说明有问题。’
3年里,他们盯着税务部门的进度,收集了几十条交易记录,甚至把小影夫妇的直播片段都存了下来。直到今年10月,查处结果终于下来:告知书里的13个纳税主体,几乎都和小影夫妇有关——邹某艳(小影)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佛山市金臣丽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,被查补税费593万余元;还有多家公司关联到邹某成、丁某海(小影丈夫),均涉及偷税。
可即便如此,小影夫妇还在直播里辩解:‘当年行业不规范,好多网红都凭什么就说我?’‘凭什么?就凭我们花的是真金白银,纳税是底线!’樊女士说,他们23个举报人都没要奖金,‘就是想让网红们知道,粉丝的信任不是“赚快钱”的工具,该交的税一分都不能少。’
记者尝试联系小影夫妇的公司,对外公布的电话一直占线;私信他们的抖音账号,也因设置了‘仅关注者可发消息’无法送达。佛山市税务局工作人员则表示‘不便受访’。部分主体的税款还在补缴中,但这份结果已经给网红带货行业敲了个警钟——流量再大,也大不过法律;粉丝再信任,也不能透支底线。
‘我们不是针对谁,只是不想再有人像我们一样被。’樊女士的话很实在。这场跨越3年的举报,说到底是普通消费者对‘公平’的坚持:不管是有900万粉的网红,还是普通小商户,都得守规矩。毕竟,带货带的是信任,赚的是良心——没了底线,再大的流量也会散场。
就像樊女士说的:‘我们要的不是“搞垮谁”,是一个“该有的说法”。’而这个说法,终于在3年后,变成了纸上的‘追缴通知’——它不仅是给小影夫妇的警告,更是给所有网红的提醒:流量时代,守规矩才是最长远的‘带货密码’。”